中國為打擊“老賴”出奇招
核心提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3月份曾表示,法院將讓那些回避執行判決的人“無處逃遁”。為此,法院采取的辦法包括收集跑路債務人的信息、將相關信息公之于眾、限制其獲得信貸等。
1、上海:公告牌曝光躲債者
上海鐵路運輸法院稱,這是“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威懾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它說,這些被曝光的失信被執行人有的更換了電話號碼和居住址病失蹤,公眾可以撥打舉報電話向有關部門提供線索。
據介紹,被禁止就讀的包括杭州市高收費的民辦中小學。俞春偉說:“我們會保障孩子受教育權利,建議已入學的孩子下學期轉入公立學校。我們推行此舉是不允許失信被執行人的高消費持續。”
與此同時,執行工作形勢依舊嚴峻。杜豫蘇表示,一方面,執行案件數量激增,西安法院今年1月至5月受理執行案件1.8萬件,同比增幅達27.50%,辦案壓力空前加大。另一方面,社會誠信體系還不健全,抗拒執行、規避執行等問題仍舊多發。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失信行為頻有發生,如何讓失信的“老賴”們“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6月28日,《河南省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監管警示系統信息歸集和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在鄭州發布,這意味著今后河南省將對失信企業實施更為嚴密的監管和懲治措施。
2014年10月1日,“河南省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線運營。根據河南省工商局的數據,截至目前,已累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信息30.15萬條、經營異常名錄企業12.31萬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在銀行貸款、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受到限制。河南全省已有1494個“老賴”被限制法定代表人任職資格。
“我們會在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中對誠實守信企業提供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綠色通道’激勵措施,也會對違法失信企業加大行政處罰和信用約束力度。”馬林青說,公示監管警示系統的建設和運用,實現了對企業信用信息快捷查詢和高效利用,促進政府管理部門聯合監管及信用懲戒,為構建河南省以信用為核心的市場監管新機制奠定了政策基礎。
- 企業靠“誠信”可獲銀
企業靠“誠信”可獲銀行信用貸款 4月25號,赤峰青年誠信信用協會與元寶山農村商業銀行... - 赤峰市開展義務植樹活
赤峰市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暨“青年雷鋒生態林”奠基揭幕儀式 為提高全民的綠化意識,形... - “先看病后付費”是一
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聯手支付寶、芝麻信用,推行“先診療后付費”。芝麻信用評分650... - 中國人行分支行春節期
2016年春節期間,廣西轄內分支機構將誠信文化與春運服務相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征信文...
- 內蒙古自治區征信違法違規案件案2016-03-23
- 最高法:對不履行財產報告義務的2017-03-02
- 深圳將建立全覆蓋的社會征信系統2016-03-17
- 建立央行征信數據倉庫初探2017-03-02
- 征信出現這13條,銀行信用貸款就2016-03-14
- “天價魚”之思:法治與誠信缺一2016-03-18
- “互聯網+征信”重構社會信用體2016-06-25
- 誠信體系建設:懲治失信行為弘揚2016-03-25
- 實施優秀青年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2016-09-28
- 大數據征信,讓網絡痕跡為你畫像2016-03-14